要闻速递 

首页 > 党建动态 > 要闻速递

江干区探索面向全省公选非公企业党组织副书记的实践与启示

发布日期:2013-01-24    来源:

    2012年,江干区采取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、发放问卷等形式,对全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队伍状况开展调查,结果显示:535名企业党组织书记中,95%以上兼职,大专以上学历占34%,年龄35 岁以下、60岁以上占65%。专职人员少、文化程度低、年龄结构不合理,成为影响企业党建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。江干区采取“组织搭台、企业主导、双向选择”模式,探索面向全省公开选聘非公企业党组织副书记,为巨星控股等11 家企业选配党务人才,充实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,推进“双强”品牌示范点建设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也获得了一些启示。

    一、主要做法

    1、三方协商,明确选聘办法。结合调查走访情况,对党组织书记需求情况进行筛选,重点关注41家区级及以上“双强”企业培育对象;经过多方组织商讨和征求意见,确定11家企业面向全省参加公选。同时,按照“规范操作、公平公正、优中选优”原则,组织召开入选企业及所属街道、镇主要负责人座谈会,采取集体讨论谋划、个别谈心酝酿等方法,共同协商选人的职位要求、用人条件、意向薪酬、选聘程序等,科学设置选聘办法。

    2、五项程序,提高公选质量。广泛宣传发动,在《浙江日报》、《杭州日报》、杭州人才网等媒体刊登选聘公告,明确选聘内容、范围、形式及程序;严格资格审查,主要由街、镇及企业代表对报名应聘人员进行资历评价和审核;开展实地考察,组织面试人员参观各自报考的企业,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、工作条件以及用工待遇等;精心组织面试,多方选定面试评委,采用现场问答形式,重点对应聘者的党务工作、口头表达、综合分析以及个性特征、职位适应程度等面试;联合考察录用,由街、镇和企业组成考察组,对面试入围人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,经过双向选择,确定最终人选,签订用工合同,并报区委组织部备案。

   3、三方联动,强化动态培养。区级层面,组织新聘人员,开展岗前集中培训、现场观摩培训、异地考察培训等,加大对企业党组织副书记培训力度,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;镇街层面,实施动态跟踪培养,全程关注新聘人选的成长,对试用期满转正人员,颁发《企业党务工作者资格证》;企业层面,把加强企业党建与促进企业发展结合起来,积极搭建新聘企业党组织副书记发挥作用的平台。

    4、三项机制,加强管理考核。建立量化考评制度,结合企业发展、企业党建等情况,对新聘用企业党组织副书记进行绩效考核,调动新进人员抓党建、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;建立定期汇报制度,为新聘用的企业党组织副书记搭建党务工作经验交流平台;建立企业党务人才库,借助此次公选,强化人才资源二次开发,建立“社会党建精英人才储备库”,将未竞聘成功的列入人才库管理,为全区非公企业储备党务工作者后备人才。

    二、主要成效

    1、拓宽了企业党务工作者来源渠道。公开选聘非公企业党组织副书记,打破了以往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“内选”、“外派”的产生方式,拓宽了非公党建选才渠道,有效解决了非公企业的党务工作者缺乏的难题。

   2、搭建了党建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。公开选聘非公企业党组织副书记,有效整合了社会党建人才资源,引导党务人才向非公企业集聚,推动了企业党建发展,搭建了党务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。

    3、充实了企业党建工作领头雁队伍。公开选聘非公企业党组织副书记,建立了能者上、平者让、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,充实了企业党务工作力量,激活了企业领头雁队伍。

    三、几点启示

    江干区在尝试面向全省公开选聘非公企业党组织副书记过程中,摸索总结了一些经验,也获得了一些实践启示。

    1、要注重聘用企业的筛选。公开选聘成功的关键是赢得企业的积极支持配合。参与公开选聘,必须要有做好党建工作的强烈愿望,对企业党务人才有明确的要求,没有内部预定人选,能提供党建工作平台,能落实待遇保障的企业。因此,建议筛选规模以上或被列为“双品牌”培育对象的企业。

    2、要注重双向意愿的对接。在具体操作中,既要立足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实际,尊重企业的意愿,增强企业的主动性,确保企业有平台、有保障;同时,也要加强预选人员与企业的沟通对接,引导他们熟悉企业情况、认同企业文化,确保新聘人员愿意去、愿意留、愿意干。

   3、要注重选聘人才的培养。要坚持“一次招选、多次利用”原则,把公开招选中发现的优秀党建人才,充实到非公企业党务人才后备库,及时向符合要求的非公企业推荐。同时,对选任人员要加强跟踪联系,完善配套扶持政策,确保优秀党建人才引得进、留得住。